1. 2019.08.09《极简欧洲史》约翰·赫斯特
疑问
- 在过去,中华文明远比欧洲文明古老,优异。中国的科举制度,四大发明等等令西方世界瞩目。
- 然而近几百年,欧洲却将中国甩在身后,原因为何?
- 当代,中华复兴使得中国位列世界强国之一,我们靠的是什么,为什么西方却落后呢?
- 军事决定实力,科技是军事的软件,经济时军事的硬件。
欧洲极简史
- 欧洲史分为3个纪元古代,中世纪,近代,时间线如下
- 313 君士坦丁大帝改奉基督教——古典时期
- 476 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
- 1400 ——近代
- 三件作品代表这3个时期
- 普拉克西特列斯雕像,赫尔墨斯握抱着婴儿酒神狄俄尼索斯。
- 德国希尔德斯海姆教堂大门上的人物画,刻画的是亚当和夏娃吃下苹果后,亚当在责怪夏娃,夏娃在责怪毒蛇,两人为自己的赤身裸体而羞愧遮掩。
-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
1. 从希腊说起,将到日耳曼——古典时期到中世纪
- 欧洲文明发端之初的组成元素:
- 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 基督教——犹太教的一个奇特分支
- 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
- 古希腊
- ——文明的源头:哲学,艺术,文学,数学,科学,医学以及政治思想的源头。
- 几何学:简单、优雅、规律,有逻辑,美的系统。
- 科学精神:深富逻辑、灵活敏捷、心神专注,大哉问。
- 罗马帝国
- 北以莱茵河,多瑙河为界,西为大西洋,南抵北非沙漠,东边疆域比较难确定。
- 涵盖整个地中海。
- 公元313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宗教。
- 基督教
- 犹太教的分支,保罗。
- 凯撒的应该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
- 罗马灭亡后,教会把希腊和罗马的学术保存下来。
- 日耳曼人
- 目不识丁的日耳曼人各自为王,形成了法国,西班牙,英国的雏形。
- 日耳曼蛮族支持基督教,成为信奉基督的骑士,后演变为绅士。
2. 神性与理性,科学到浪漫 ——近代欧洲
- 15世纪文艺复兴
- 希腊和罗马年代称为古典时代,文艺复兴时期。
- 文艺复兴的结果:让身处某种文化和传统的人靠着思想迈入另一个文化和传统。任何东西都不再是不变的。
- 16世纪宗教改革
- 新教与天主教相杀到相容
- 基督教并不是罗马人的
- 17世纪科学革命
- 牛顿,万有引力
- 达尔文,人类跟猿猴来自同一祖先。
- 人类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什么特别的生物。
- 18世纪启蒙运动
- 宗教是迷信
- 理性,科学,进步
- 18到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
- 欧洲的宿命:分裂,撕扯,困惑
- 科学与进步
- 感情与解放
古典情怀今犹在
-
苏格拉底的言论
不管我在哪里,不提出质疑,我就活不下去,没有省思的生活不值得活。 活着不是目的,好好活着才是。 痛苦和享乐只是一线之隔。
- 柏拉图
- 我们的感官经验是不是真能引导我们走向真实?
- 理想主义哲学家,拒绝以物质观点解释这个世界。
-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
- 从两个前提(一是概述,一是明确概述)出发,推出结论。
- 理性思考
细说五六遭
3. 争战一千年
- 三次侵略:日耳曼蛮族,穆斯林,北欧人(维京人)。
- 向外扩张:十字军东征,将穆斯林逐出西班牙,海上掠夺世界。
4. 民主意识
- 民主一词源于古希腊。源自于军队。
- 不讲人权的高压民主,民主并不是为民,只是有民参与而已。
- 有钱人,庶民,王子
- 恭贺体——难道代表民主?
5. 国王与民主,集权会
6. 皇帝和教皇谁大?
7. 语言——从2种演变为N多种
8. 百姓的生活
欧洲,为什么可以抢第一?
- 对比中国,1480年明朝皇帝下令禁止海上活动。而欧洲自罗马帝国灭亡后,导致欧洲四分五裂国,相互之间各自为政,也就推动他们走向海外。
-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归国王所有,亚洲国家靠税收和进贡保持中央集权,欧洲征税是属于细水长流,免得一下子杀死下金蛋的母鸡,同时还得堤防敌营,贵族,邻国等。
- 权利分散,遗产多元—— 这个题目取的一般,主要有2个思想:
- 欧洲:教会与国王之间的关系,互相掣肘。精英文化是个大拼盘,与君权的系带并不牢靠。所以多元文化才会有发展的基因,也就早就了百家争鸣的科技经济齐头并进。
- 中国:皇帝以儒家为尊的精英文化巩君权。
破坏性力量——战争
9. 工业化与革命
10. 两次世界大战
2. 耶鲁撒冷三千年
地中海内陆地区,欧亚非
一 与三大宗教的关系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
犹太教1000年:是他们的人圣殿。旧约,十诫,摩西,约柜的定居地
-
400年后 被毁后,圣经出现 安息日。。。犹太宗教习俗
-
500年后 古罗马 公元前1世纪
-
逾越节 羊
-
公元70年,战争 想赶在罗马人
-
公元130年 圣殿毁灭,罗马神庙
-
-
基督教400年:新约,雅格,保罗,非犹太人对象,末日来临, 耶稣受难
-
公元4世纪 君士坦丁 基督教国教,修缮 耶鲁沙冷 基督教城市
-
出卖耶稣的就是犹太人??
-
-
伊斯兰教1300年:诞生公元7世纪,先知,学习基督教知识,
- 七重天 阿拉伯 清真寺
- 末日审判的地方
二 大规模冲突
-
十字军东征,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
1095年 十字军东征 4个国家,40年后 1187 沙拉丁占领
-
1291年 欧洲放弃了东征
-
-
情感判断 巴以冲突
-
驱逐犹太人
-
耶路撒冷 哭墙 民族主义
-
-
19世纪末,俄国对犹太人大屠杀
-
犹太 复国主义 国 迁回去
-
1917.10.9 home而非contry
-
1948年 一分为二 以色列建国 中东战争 耶西区 1980年耶全部
-
三 未来
- 宗教和政治角色
3.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未来史
一 富足时代的结束:石油,气候,水,粮食,资源等问题。
- 几个问题
- 2030年人口真的能达到80亿么,2050年人口达到90亿?
- 任何资源的枯竭,都有可能会引发掠夺,引发战争。
- 可造资源,可改善的环境,对现在资源的节约。
- 从太空中获取资源,成为地球人面对资源枯竭时的策略之一。
二 下一个工业浪潮
- 3D技术——对原材料进行打印,将计算机蓝图变成实物
- 纳米技术——人的头发的直径是5万纳米,大多数纸的厚度是10万纳米。
- 解决太阳帆,太空电梯等理论。
- 也可以通过低成本低能耗的海水淡化解决水峰值的挑战。
- 纳米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新型电池等应用
- 缺点:纳米技术会引起严重的安全问题
- 基因改造
- 合成生物学
- 垂直农场
三 第三个千年
- 电动汽车
- 风能、波浪能和动能
- 太阳能
- 核聚变
- 太空旅行
四 计算科学和无机生命
- 云计算
- 人工智能
- 增强现实
- 量子计算
- 机器人
- 以上谈论的这几点,能改变什么呢,能节约资源,还是能创造资源?
五 人类2.0
- 未来我们将如何生活
- 未来,我们会变成什么
-
遗传医学
-
生物打印
-
控制性增强
-
延长寿命
-
超人类
3. 读史使人明智
意义: | 理由: | 方法: |
---|---|---|
读史,世人大多空读,没有明智的读,哪来明智 读史的目的是什么,看世界,看人心,知过去,重当下,测未来 |
1. 读史,只读一些名人轶事,不懂事物背后的心境,观点 2. 输出时只有一些名人名言,作为谈资,只懂字面意思,不能应用自如 3. 就算是理解了世界观,也不能形成一套方法论 4. 昨天的故事为今天带来了启发,明天要发生的事前天也发生 |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1. 史料,情节——看故事 2. 了解语境,心境,情境——联系上下文 what 3. 推敲行为言语背后的观点——价值观,方法论 how 4. 以古为镜,警醒自我 ——运用自如,懂的运行的原理 why |
1. 开拓完全不同的思路, | 实用性 |
去思考工作生活 |
2. 多元思维 | 了解地理、历史、政治、宗教、文化交织而成的当今格局 | 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活好自己的每一天 |
3. 全局观,宏观 | 虽然每天和细节打交道,但有宏观格局,对全局掌控,就不会迷惘,觉得每天生活的有意义有价值 | |
4. 思辨 | 如果是我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 如是是他怎么处理我的事情 |
5. 利于交际 | 了解一个人、一个国家的过去 | 知己知彼 |
6. 发展的眼光 | 一个人、一些政治因素、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 | 你是看宫廷剧还是从发展观看世界看天下大势 |
7. 寻找原理 | 真伪并不重要,历史的真相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 但接近真相,得出相关原理,是什么导致了这个事情,产生了什么影响才是有意义的 |
读一本书,认识一个人,每天自省,都要让自己进步,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
4. 《钢铁、枪炮与病毒》
-
总分总结构——源自同一祖先的人类,如何从平等走向不平等
- 延伸——个人、团队、公司、国家
-
文明
- 史前文明
- 现代文明
-
扩张
-
驯化
- 动植物
- 卡列尼娜原理
-
语言
- 语言产生
- 语言延伸
-
宗教、文化、肤质
-
创新与规模
- 统一VS 分裂
- 日本效率
-
个人与社会
- 变量控制
-
-
有人认为核心思想—— 粮食生产->技术传播->人口规模->创新发展
-
论述思维可取——吸收:分析问题的严谨思路值得学习
-
总结3个核心因素——气候、地理、生物
- 气候—> 温度
- 影响农业、工业的传播:欧洲地理环境—> 交通便利—> 技术传播—> 相互竞争—> 技术(航海)、制度创新—> 工业革命—> 引领世界
- 影响农业起源:生物环境—> 驯化品类、数量—> 病毒免疫力—> 获取廉价劳动力,获取财富
-
反驳论
- 作者的谬误一:抽象形式&具体内容以不同的时空尺度进行解释——以大尺度的自然环境不变因素,解释小尺度的具体问题,忽略了近代重大事件的巨变。
- 作者的谬误二:提问本身就带有民族主义、经济决定论的错误,陷入主流意识形态误区。
- 论者的观点:
- 作者思想陈旧,与当前褒扬欧美观点是一丘之貉
- 偶然性起了决定性作用——哥伦布找到新大陆是偶然的
- 论者建议现代问题就应该用直接的因素(近代因素)去解释——我认为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追本溯源,寻求终极因果。
- 论者认为作者对不同速度的发展有偏颇,他认为发展不是单一,美洲大陆也有玛雅文明、历法制度等,如果让他们自己发展,说不准也有可能超越欧亚文化。
- 最后论者问:为什么不是先富带动后富,而是直接弱肉强食——有人解释,丛林法则一直存在,现代不发起战争是因为战争掠夺成本太高,而那个时候战争能够最大利益化为什么要和你谈判让你后富。我认为有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