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

2018/11/26

1. 2019.07.19

2. 方法总比问题多

个人认为道理很浅显,但作者的文笔和逻辑有点欠佳。

一 对待问题的态度——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

  1. 以结果为导向
  2. 勇于找到合适的方法——革命
    • ①问题出现时,回想之前解决过的疑难杂症,告诉自己这次一定要可以
    • ②无论老板交代什么样的任务,都要全力以赴
    • ③遇到问题,尽量多找几套解决方案
    • ④重新审视自己,将优缺点列出,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

二 不要过程要结果,不要苦劳要功劳

  1. 正确的方法比执着的态度更重要
    • ①接到任务后,不要埋头去做,仔细想想方案
    • ②在做每件事时,先给自己设置一个结果,而不考虑过程有多难
    • ③如果一种方法难以解决问题,学会适时放弃,尝试别的方案

三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做问题的终结者

  1. 责任感,工作态度,主动性,独当一面
  2. 尝试用3种以上的方法
  3. 拒绝说我该怎么办

四 要么不做,要么做好——不为平庸找借口

  1. 一件事若值得做,就一定要做好

五 观念决定一切。不换脑袋就换人。——优胜劣汰,丛林法则

  1. 成功源于1%的不同
    • ①设想自己是一个强者,使用强者思维方式做事
    • ②每天乐观积极,笑对一切
    • ③善于动脑

六 工作不是缺乏创意,而是缺乏想象——只要能想到就找机会实现

  1. 无论什么样的想法,记录下来,去完成
  2. 为每一个问题,多想一种办法
  3. 培养前瞻性,勇于去想,不要认为自己的想法幼稚
  4. 有想法,找成熟的完成方案

七 戴上6顶思考帽,智慧产生于思维的拐点处

  1. 6顶帽子
    • 平面思维——换一个地方打井,转向思维
    • 侧向思维——旁敲侧击得真知,寻找最短路径,不从正面出发,而是选择人们出乎意料的侧面来解决问题。
    • 逆向思维——按图索骥,反向思考
    • 发散思维——每个问题都是多项选择题
    • 系统思维——全面思考,整体把握
    • 共赢思维——大家赢才是真的赢
  2. 运用
    1. 工作生活中,提高自己的思维灵活度
    2. 多做一些推理题目,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逆向细微能力
    3. 有意识的发散自己的思维,对问题多思考几个解决方案
    4. 时刻思考共赢的局面

八 斩断心中的罗马结,多在自己身上找方法

  1. 98%的问题肯定是出在自己身上
  2. 问题面前最需要的是改变自己
  3. 不做问题猎物,要做问题猎手——纸老虎,黔之驴
  4. 5W2H
    • Why——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做,理由,原因
    •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合适
    • Who——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 How——怎么做,如果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是怎样的
    • How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怎样,费用产出如何
  5. 勇者训练,克服自己的缺点

九 让自己脱颖而出

  1. 抛弃传统观念,专家权威,经验之谈,
  2. 只要创新,让自己从同类事物中脱颖而出
  3. 向自己要创意,向市场要结果
  4. 做事要有自己的特色,打上自己的标签
  5. 在解决问题时,偶尔做一次“违反常规”的举动,向自己的习惯挑战一次
  6. 资源整合

十 改变心中的不可能

  1. 用大脑工作,而不只是用手
  2. 工作中 没有不可能
  3. 将错就错
  4. 解决问题才是硬道理
  5. 在坑中找好出坑的角度

十一 找对方法,高效工作

  1. 正确地做事,更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是以做正确的事为前提的
    • ① 找出正确的事
    • ②开始做事时就要心怀最终目标
    • ③事情优先级
    • ④事情的层次,重要 紧急 不重要 不紧急
    • ⑤把重要的事情排在首位
  2.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零缺陷,保证质量品质
  3. 专注有效的工作
  4. 借助他人的智慧
  5. 分解难题,实现高效

十二 问题也能变成机会

  1. 从kown how到kown why ——提升问题发现力
  2. 没有问题,只有机会
  3. 抓住问题的根源,在危机中找转机
  4. 成功靠实践
  5. 永远不能放弃学习
  6. 劣势变优势

3. 心智指南

3.1 培养小众能力

  1. 多角度思维:我现在太单一了,接收所有的不同,包括最恶心的事情。

  2. 控制掌控点的能力:内在,外在。最小化风险。尽快完成提升。

  3. 对抗时间扭曲性:高估当下,低估未来,人总是寻求即时反馈,而把拖延长期反馈

  4. 思维显式化—主动思考:觉察:每句话每个念头每个决策,把这些潜意识1s完成的事情拎出来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思考流程,遇到问题按照这个流程来。

  5. 演绎 VS 归纳—尽可能使用演绎,不是因个体到整体的归纳,而是把一个事情拆开思考,大脑喜欢看结果,贴标签——因果关系

    什么是演绎能力呢?举个例子,分析一家公司,我会要求自己由因到果:它做了什么,这些举措的目的是什么,有可能产生什么后果,这些后果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可能延伸出什么样的分支、可能性……
       
    总结一个方法论,我会从根源去思考:为什么这个方法对这些问题会奏效?它的原理是什么?这些原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可以起到什么效果?它的路径和流程是什么……
       
    做一个决策,我会去思考:这个决策有哪些好处、哪些坏处,短期来看可能产生什么后果,长期来看可能会有什么影响,对比之下,我应该如何选择……
       
    这就是演绎思考。与归纳相对,它不是由果到因、由个体到整体,而是把一个问题、一个事物拆开,去探究它内部的逻辑,思考各部分、各零件之间的影响和关联。
    

    最简单的做法是,在心里时刻保持这个念头:

    当你看到一些归纳性的结论,如「什么样的人会如何如何」「这样做就可以怎样怎样」时,问一句:

    为什么它会这样?它的因果逻辑是什么?

3.2 避免自己成为狭隘、顽固的人:

  1. 错误一:人都喜欢过度简化,简而言之,至少老板喜欢。
  2. 错误二:孤立记忆
  3. 错误三:证实偏差,维持认知一致性
  4. 做法:
    1. 让大脑适应复杂
    2. 记忆推理链条
    3. 搜索多样性
    4. 从整体角度看问题
    5. 自信:不再惧怕不确定性—有点唯心主义,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我们相信什么。
    6. 大脑想走捷径的思维——非黑即白,以偏概全,心理过滤(我说我不行吧,我说会犯错吧),条件思维

3.3 拒绝无聊——让生活有意思,提高内源奖赏回路,我相信这个:

  1. 动手做简单的事情:如:做饭,烘焙,绘画,缝纫,拼装模型,手冲咖啡,做手账……去产出一些成果,让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这可以帮助你有效地找回幸福感。

  2. 尝试自行去解决问题:很多人的思维是「追求效率」,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短的路径,得到最好的结果。所以,当他们遇到问题时,经常会选择当伸手党,让别人帮忙决策。这不是一个好习惯。有时候,多花点时间,刻意去做一些「麻烦」的事情,反而会更好。

  3. 增进生活的多样性:引入一些「不同」,让生活多一些难以预测、难以把握的变量。

    这就是我对自己的警醒:在自己熟悉的模式中待太久,你就会习惯这种节奏,慢慢的,你的感知能力会变得迟钝,对外界的变化会充耳不闻,更别说改变自己去适应新变化。
       
    怎么应对这个问题呢?
    你可以试着去学习一些技能,无需精通,只需利用20%的业余时间去入门和涉猎即可。通过学习,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和可能性范畴,接触到更多的生活方式;
    你可以试着跟不同领域的人交流,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什么;
    可以试着跳出自己现在的圈子,去寻找新的圈子、新的群体,去跟他们碰撞。
       
    哪怕是在网上,在微信群里,去寻找和发掘聊得来的朋友,建立一些联系,也能帮你走出自己的「小世界」。
       
    你也许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大。
    
  4. 建立日常惯例和仪式感:像为自己的每一天打分,填写模板化的日志,散步,冥想,独处发呆……

    「仪式」的定义是什么?就是没有实际作用、却被赋予了非凡意义的事物。
       
    重点在于,这种「无用之用」,正是仪式的价值所在 —— 我花费时间去做一些「无用」、完全在我支配之下的事情,正意味着我对生活拥有掌控权和自主性。
    

3.4 幸福感——本质是 奖赏回路的健康运转,持续的,稳定的快乐。

  1. 奖赏回路强度 = 实际收益 - 预期收益 这个差值越大,对奖赏回路的刺激就越大,激发出来的多巴胺浓度就越高,从而,我们感受到的快乐就越强烈。
  2. 人生幸福算法,把它分成5个变量:期望,阈值,意义,多样性,控制感
  3. 调整期望到一个很低的水平,自己想要的生活。
  4. 降低阈值——长期反馈:高投入——> 高收入,多思考几层,达到心流。保持自己的敏感度和低阈值,这才是幸福感能够长期持存的源泉。
  5. 寻求意义: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为自己的行为附加一个意义,让它成为你的内驱力。
  6. 探索多样性:不做日复一日的事情,保持新鲜感。
  7. 保持自主性:自我效能——我所作出的一切选择,是发自我内心的,还是受到外界推动和操纵的?
  8. 动脑
  9. 饥渴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10. 去创造,而非消费
  11. 怀疑一切
1. 思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心智更自由 自由是什么就? 1. 认识自己,认识外界,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哪些是外界灌输给你的 2. 对心智掌控程度,决定了幸福感 1. 我自己认为的幸福: 随心率性 洒脱简单 这也是我的人生追求
2. 抓住自己的主体性,让外物来依附你,帮助你,构成你,不让自己再追逐中迷失 1. 幸福感无关于富足,优越,成功,而是着眼当下,真切体会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与世界和他人的联结 2. 除了达到这些品质,还需要一些方法 有质量的生活,美,自信,自律,努力,正能量,心的安宁,满足
3. 提高满足感和幸福感 1. 5分钟给予,得到有效及时的情感奖励,激发每个人的分享与交流 始终如一 从不觉苦
  2. 关注焦点领域,控制,影响,应对 控制,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去改变操纵的 影响,你通过与别人交涉,来间接达到和实现的 应对,你无法干预,只能想办法应对,减少风险和损失的 提到满足感,每天总是有种浪费时间的难过,本来按照计划,时间都能充分合理利用,但总是会有一些急事插进来,一天就过去了,计划还没有进行完。
  3. 建立兴趣部落 不同行业,关注不同领域,产生更多价值 每天聊一些话题,自己的成长,互相打气,会有一种强烈的被需要感  
  4. 学习新东西,各个方面都可以,不要局限,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理,管理学等等 INC 的创始人 Marcel Schwantes 说:他每天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邀请一个人,请他喝咖啡,聊20分钟的时间,从他那里接触和学习全新的内容。
  5. 1分钟反刍 不断地咀嚼吸收 对大脑的掌握能力  

3.5 认识自己,要归零么?

  1. Be——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2. Have——需要完成什么目标
  3. Do——实现目标要采取的行动
  4. What——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遵循那些原则,标准
  5. 可能性区域,最好和最坏的区间,最有可能的结果
  6. 重新定义:对一些事物有新的概念,定义。性格古怪
  7. 魔鬼辩护人:站在自己观点的对立面,更高层次,更客观全面的得出自己的观点。
  8. 重定向:我应该——我可以?一切都是我的选择。
  9. image-20200113170224880
  10. 下载心智成长指南

四 系统化思维

4.1 如何应对复杂的世界,陌生的事物

1. 如何让大脑变得有序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 1. 规划,你的心智模型的外在投射,反映了你如何认知和思考这个世界
2. 有序,在你的脑子里有一套清晰而明确的行为规范和流程,然后用它去塑造和框架化外界事物
3. 打破属性,重要的不是事物怎样,而是我希望它如何
需总结一套自己对事物认知的模型
补充自己的观点 流程化,模板化 高效,简洁,直白
就像写程序一样确立自己的模型
2. 透镜模型,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 拟态世界——透镜——外部世界
2. 重要的不是你拥有什么,而是我想做什么
3. 按照你的心智模型去组织,而不是按照属性囤积
Tips
1.我的目标是什么?
2. 我需要什么?
3.我走在正确的路上么?
我想从中得到什么?
我需要获取什么知识?
我现在所做的有效吗?
3. 流动:经过碰撞,整合,联系, 迁移 萌生出新的意义 1. 如果你担心曲解,担心犯错,那就让信息流动起来 —— 去查阅相关主题,去横向拓展阅读,去跟别人交流,去尝试着应用再寻找反馈……
2. 这样,才能真正去塑造和形成「自我」。
我怎么理解
4. 我如何利用我的资源,关注目标 1. 很多人执着于「高效」「快速」「节省时间」,但节省时间之后呢?
2. 这些省出来的时间,你用来做什么了呢?
这个问题不错,确实,那么节省下来的时间是干嘛了,是否去做有价值的事情
早起,早下班,不和别人一起吃饭的时间。。。

4.2 系统化思维,拥有自己的框架

提出本文议题 外星人来地方,利弊一分为二去分析 这个世界并非 非黑即白,有的问题也不仅仅就是一分为二,会有很多可能性
1. 易发性启发式——片面 直觉,记忆中熟悉的,容易想起的信息得出结论  
2. 思维碎片化——>系统化 1. 思维碎片化的表现 把别人的观点当做自己的 思考容易片面,轻率得出断言 被别人说服,没有自己的立场
2. 不熟悉的领域 无从入手,更无从把握整体和全貌 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个人思考
1. 将一个观点拆分
2. 将碎片化的信息对应到拆分后的观点
3. 再将这些信息产生关联
4. 最后组装成整个观点的结论
3. 思考一个不熟悉的领域 1. 先不要去搜索
2. 自己思考几个关键词,能够给出解析
3. 结合这些词,在脑中搜索一些扩展的实例
4. 再去判断这些词是否足够全面的布局这个领域
5. 是否还有别的思路能够对这个领域的认识更加全局
6. 上网去查,别人是怎么思考的,站在什么立场,自己是否认同,为什么我们的观点会不一致,是我的思维有问题么
7. 权威的观点又是什么
** 4. 训练自己的思维习惯 ** 1. 定义思维
A 是否值得我去关注
B 它的描述真实有效么,是为了流量,还是造谣,还是什么目的
C 每个概念清晰么
1. 筛选过滤,找到一些有讨论和思考价值的主题去分析
2. 共识是一切的基础,讨论的是一个事物,共同的认知
  2. 假设驱动
A 无从下手的时候,先找1个立场,一个角度去思考
B 没有知识库,就去搜寻相关资料 找到别人的观点
C 发散思维,正反为何
这个想法,和我之前想的一致
  3. 反向演绎 1. 归纳,根据过去经验,去推断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但这种方式是存疑的
2. 演绎推理,每一步的为什么,不能用故事,实例作为原因,必须提出一个更加根本,更高层级的前提来阐述
  4. 翻转支点
A 无休止地问为什么,直到抵达某个终点——我们的信念
B 但如果我们的信念错了,或者反过来,又会怎样?
1. 我们的信念——根植于我们心智之中,被我们信以为真,不会违反的东西。也就是放诸四海而皆准。
2. 反过来也成立,信念的力量就会被削弱,不足以支撑你的观点,可以继续问为什么。
思考和讨论,永远不是为了决出一个输赢,而是为了更加接近真理。 5. 提出问题 无法做出有效的判断
把一切看作学习的机会,你看看到全然不同的世界。
1. 思考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提问题 回答是种封闭的行为,提问题是开放的,可以给你继续学习的可能性,也让你弄懂,弄透这个领域的方向。
2. 思考的本质,是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加工。发现自己需要什么信息
  6. 整合提炼
A 这些观点和理由中,哪些是最重要的。
B 如何总结他们
C 能否说服我
D 这些观点哪些可以整合起来
E 如何理解和表述整合之后的结果
F 比起单方立场,它是否更有说服力
「正-反-合」

4.3 决策能力

1. 你所有的决定是深思熟虑,还是全凭感觉    
4F 原因
1. 扩展框架
1.1 扩展视野——接触其他领域,不同行业
1.2 反思自己的决策框架——直面内心 1.3 跳出来——看自己是否有别的选择
决策的前提:
1. 确认自己想要的实现的目标
2. 获得足够而可靠的信息
3. 依据目标和信息确认备选项
2. 注意情绪 2.1. 排除沉没成本:付出的时间金钱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未来
2.2. 尽量客观考虑可能性:直面内心,多大程度上相信会实现
2.3. 纳入机会成本去思考:如果不做,我还有什么选项,会产生什么结果
理性思考
3. 经验
同一个事件,不同立场的人看到的结果不同,他们看的结果不过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罢了,这与经验一点都没关系
3.1. 用事实和数据驱动决策,而不是经验
3.2. 关注不同的地方:事物差异性,平时不关注的点,与我们经验中不同的点
3.3. 小步快跑:制定计划,设定节点,为每个节点设定预期指标,增加预案,做好面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经验也会失误:
1. 会放大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忽略事物差异
2. 经验是过去的,静态的,时代在不断发展,因为时间会导致结果的误判
3. 由于自己的认知局限,会对经验产生证实偏见和动机推理
4. 决策风格 4.1 把最优解转化成满意解——任何机会都不可能等你准备好了才来
4.2 确立约束条件
4.3 调整心态——一生的成就并非取决于一两个决策
是一个评估者:痴迷于找出最优解,追求最好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还是一个行动者:聚焦行动,立刻采取行动,让自己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追求满意解
5. 建议 1. 用旁观者的视角去思考
2. 逆向思考,你愿意放弃什么
3. 分解问题
4. 行动——自己的目标
 

4.4 福尔摩斯使用的推理

  1. 递推法
  2. 倒推法
  3. 判断法
  4. 排除法
  5. 图标法
  6. 计算发
  7. .假设法
  8. 归纳法
  9. 分析法
  10. 以上任意方法混搭使用……

福尔摩斯推理

五 思考一件事

5.1 提出问题

1. 提出问题

1. 人类对地球都不了解,就对外太空的探索 1. 看宇宙未必比看地球难
  2. 探索宇宙,也是为了探索地球本身
  3. 地球上的土地海洋格局已定,接下来就是对其他星球的殖民
2. 怎样的创造和设计,才产生了世界 宇宙是一个完美的球
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6440845435/17fe7807b001005t6l?display=0&retcode=0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936450
人工智能是人类的工具,还是下一个宇宙意识? 人工智能在太空探索中的终极考验是?
   
   
其他问题  
1. 中国农业进口,却还退耕还林,还说农民大丰收  
2. 人类还没完全明白地球,却急着探索宇宙  
3. 人工智能和探索宇宙哪个更难 难道不可同日而语么!
  人工智能助力宇宙探索
4. 每天11点才上班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2. 信息收集

信息差异的原因 认知 提升认知
1. 甄别和筛选 1. 感性认知,而非理性 1. 科学常识,自我认知
2. 提炼信息,找出脉络,产生知识 2. 缺乏逻辑训练的基础 2. 区分观点,逻辑,事实,立场等 承认事实,理清逻辑,保留观点。
能学会认可事实,并基于事实去思考,而不是用观点混淆事实,就已经能够超越无数人了。
任何时候,无论持有任何观点,任何立场,记住,事实就是事实,一定要先承认事实,再谈其他。
3. 基于信息的判断 3. 惯性思维,缺乏对变化的理解和认知 3. 训练逻辑,反直觉思考训练
    4. 前瞻意识,发展眼光
    5. 目标思维,价值思维

3. 信息处理

1. 「DIKW模型」
数据(Data),
信息(Information),
知识(Knowledge)
和智慧(Wisdom)
不要囤积知识,让知识流动起来    
2. 数据—智慧,已知—未知 过去——未来    
3. 知识囤积——>知识流动
最重要的点
1. 抽象存储——知识网而非树
2. 问题导向——框架而非细节
3个层级
1. 存储 囤积者——树状结构——分类有序 流动者——网状结构——提炼要素联动
2. 识别 囤积者——贴标签,套用新问题 流动者——对比异同,思考特点(java,python,dart我就是这样的) 3. 调用 囤积者——还原准确的使用 流动者——提炼要点,构建多个维度的框架,通过框架与要点的匹配来调用
4. 智力
晶体智力 大脑中的知识存储+有序程序
流体智力 对新异问题的思考,推理,解决 考试天赋 1. 熟记各种定理和类型题 2. 培养新问题转换为旧问题的能力 求新,还是守旧, 风险规避,还是损失厌恶 做一个项目时避免风险使用老的框架,闲时统统都有新框架实现
5. 建议,与学会提问结合
1. 拆解信息,分析背后的逻辑 不妨去试着问这么几句话: 它可以分成哪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它的关键特征是什么?是什么使得它跟别的事物区分开来? 它的每一部分为什么成立?是否有足够的论据和说服力? 我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它对我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2. 不断尝试新事物,锻炼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 能力提升的机会 找出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 锻炼网络思维 整体+联系+异同细节 没必要准确无误记录,用自己的话记录即可 助力于思维活跃,提高创造力 4. 执行:心态+理性思维 平时多复盘,思考并记录—— 当时的心态是什么 为什么会干那样的蠢事等
5. 知行合一

5.2 思考层次

1. 自上而下——改变你的层次

1. 你是代理商,该怎么办 你的商店,货卖不出去,成本比淘宝高,
人员流失,顾客变少了,门店租金贵了,
我的思考
成本 销量 控制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销量
员工 可以适当减少,顾客 开网店,适当砍掉门店
    别人的思考
1. 抱怨呗,淘宝,员工,顾客,房东的锅
2. 提高员工提成,做企业客户,淘宝店
3. 新型方式,零售啊,体验,短路,社群经济,同行是怎么解决的
2. 理解层次,借用NLP理解层次 最快的马,有人发明了汽车 多面思考
1、成本:房租越来越贵;库存积压;已投入的装修成本;进货成本高于淘宝售价;
2、团队:员工士气低落,一个人提出辞职;
3、市场:门店人流越来越少,客户们现在习惯在网上购物,网上购物更便宜;
4、营销:目前营销的方式比较单一,就是门店等客户;
5、渠道:目前只有线下门店这单一渠道。
0. 领袖/伟人——人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精神/使命   我的人生使命是什么,世界因为我会变得有什么不同
1. 觉醒者——因为我是谁,我会做什么——身份认可,而不是随时变化 1. 你知道你是谁,才会走什么样的路! 为了实现这个使命,我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2. 战略家——什么才是最重要的(BVR信念,价值,规条)——做正确的选择 2. Believe信念,相信什么是对的?Value价值,A和B哪个更重要?Rule规则,做人做事的原则 一套怎样的信念价值观能帮助我达到这个身份,什么是最重要的,坚持什么,放弃什么,相信什么原则和规律
3. 战术家——方法总比问题多,能力 3 简单高效的方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等,提升能力 为了实现这个身份和这套BVR,我该去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掌握什么方法和套路
4. 行动派——我不够努力   具体怎么做,第一步是什么,计划怎么安排
5. 抱怨型——环境,别人   哪些人和资源可以帮助我实现目标,如何使用?

2. 六个帽子

3. 边界思维

1. 保持距离——元认知,即对认知的审视和控制 抽离,从第三方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 觉察,意识到自己到底在干嘛,产生了什么反应,与 外界在进行什么样的交互 控制,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注意力,干扰自己的焦虑 场景训练:
1. 当你产生任何情绪时,问自己:我为什么为这样,它是因什么事情产生,这种反应合理么?——这让我想起我偶尔定个会议室,然后经理还让我去借,我去借了,但第二天还让我借,我直接怼回去。
2. 当你【自然而然】的得出某个结论,做出某个推理时,问自己:这个推理一定成立么,是否有反例和别的可能性?——这就像解决一个bug
3. 当你听到看到某个观点时,审视:这个观点可靠么,来源是什么,我多大程度上可以相信它?——批判性思维
4. 当你观察某种现象时,不妨先退后一步思考:它的背后有没有什么深层原因,有没有什么因素是我可能看不到的?——为什么还要有一个团队封装SDK,为了简单,因为大家没事干???
2. 建立【边界意识】 时间边界,价值边界,欲望边界 场景训练:
1. 在执行任何行动时,都给自己设定一个时间阈值,作为边界,让自己始终保持对时间的主动权。 比如要查一个术语,给自己设15分钟,时间到立刻停止,避免自己无休止地卷入【时间黑洞】之中。
2. 针对每天接受的海量信息,任务,事件,不妨划定一定边界,问自己:他们对我的目标有没有价值?——这个已经在做了,有价值的事,自己的事,有收益的事。 3. 购买任何事物时,不妨问问自己:我是真的需要它,还是让别人觉得我需要它?——欲望边界
3. 适当的【不舒服】 尝试自己舒适区外的事物,居安思危 任何事情,都找planB      

5.3 思考方向

1 选择与努力

如何选择 趋势 1. 思考 那还要不要实现梦想,实现财务自由,实现人生价值,要不成功,
2. 确实是 总是要实现财务自由,看到别人富有,就想自己也要那样的生活,这个是不应该的。
3. 死亡的思考,生命的自然 平静面对生死,体验过死亡,才能明白生命赋予的意义
4. 耐得住寂寞 低潮期,学习,训练,积累
借助资源培养核心技能 细分领域排名靠前
高成长性
岗位是核心部门

2. 克服思维僵化

1. 有些习惯是思维进步的拦路虎 下意识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切,以为有安全感,就会无法突破,永远在自己的小圈子打转。
2. 思维桎梏——用自己固有观念做判断  
3. 试试看,听听看,问问看 重新调整对待生活的态度和眼光

5.4 思考本质

5.5 换位思考

1. 主动询问,不要脑补,自己思考后,就去询问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 1. 领导布置的任务不懂,代码看不懂,架构设计不合理,产品文档不明确,客户调研,别人的看法等,千万不要脑补,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就去询问验证
2. 问清楚,直接问清楚,刨根问底,不要怕拒绝
我自己认为的换位:
1. 站在别人的位置,就是善良,不麻烦别人
2. 说些别人愿意听的话,问一些好的问题
3. 做事能满足别人的需求
2. 丰富阅历,多聆听,争议和误解往往是我们不够了解 1. 与不同的人交流沟通,不同种族,不同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场景,不同人
2. 了解别人想法背后的原因
 
3. 寻求动机,而非简单判断行为    
4. 行为分析,是不是要学点心理学 1. 分析日志,看用户浏览行为,操作行为,想当时他们在干什么,动机是什么
2. 理解用户的挣扎,动机和诉求是什么
 
5. 利他行优先,价值判断的换位 1. 别人第一关注的是对我有什么好处
2. 是让别人赚钱了,还是节省成本了,更高的绩效,实效,立竿见影的效果
3. 对他人的行情价的了解,而不是自认为的利他,时间成本和价值判断
这个应该才是最重要的
6. 信用障碍 别人凭什么信你  
7. 超视角阅读 学习别人换位思考的方式 学习大神的观点,想法,方法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去库存,营销 为什么总会吃亏上当呢? 吃一堑长一智 要从内心去接受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被执行者的利益  

文内导航